資源要有償使用,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要付費,污染物排放指標可通過市場交易……在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中,“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排污權交易穩步推進
企業的排污權,也可像股票一樣,通過“交易所”自由買賣,這樣的事,很多人過去可能“聞所未聞”。但現在,這一機制在我省已普遍推開。
2008年11月28日,長沙市排污權交易高調啟動:長沙礦冶研究院以11.648萬元的總價,獲得長沙造紙廠委托拍賣的2009年化學需氧量排污權指標52噸。
這在湖南省是一個創舉;從全國來講,這也是較早的嘗試。此前,環境保護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此次引入市場機制,運用經濟手段,使排污權成為有價商品:如果企業通過減排,節約出了排污權指標,可以儲存下來,等下次上新項目時再用;也可以賣給需要排污權指標的一方,獲得收益。
在總結長沙市先行先試經驗的基礎上,我省相繼出臺、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排污權交易工作規程”等系列配套政策,并于2011年在長株潭地區正式啟動排污權交易試點。
據省環保廳排污權交易中心主任吳小平介紹,截至目前,我省已對試點范圍內的1100多家企業分配核定了初始排污權,其中有近900家企業繳納有償使用費,累計收繳有償使用費4500萬元,繳費企業比率達到80%。有償使用制度建設、有償使用普及率和收費總量在全國處于靠前位置。
今年開始,湖南省將排污權交易拓展至湘江流域8市的所有工業企業,以及全省范圍內的火電、鋼鐵企業。交易內容在現有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基礎上,再增加5項,分別是氨氮、氮氧化物、鉛、鎘、砷。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圍內的所有工業企業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政策。
環境信用評價全覆蓋
今年6月,省環保廳發布了2012年度湖南省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結果,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被評為“環境不良”企業。看似簡單的四個字,給“插旗菜業”帶來“嚴重后果”:這一評價結果直接導致企業在銀行貸款、項目申請等方面均受到限制。
嘗到“環境信用評價”厲害的“插旗菜業”趕緊整改,并及時、主動向當地環保部門、監測機構報告企業排污情況。經省市環保部門現場監測確定其達標排放后,省環保廳于今年11月及時將其上調為“合格”等級。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包括污染排放、環境守法、公眾監督和企業環境管理四大體系的10項指標。根據這些指標,對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分為:環境誠信企業、環境合格企業、環境風險企業、環境不良企業,分別以綠牌、藍牌、黃牌、紅牌為標識。
在評價結果的運用上,綠牌企業,環保部門將在評優評先、資金項目等各方面給予支持;黃牌、紅牌企業,其項目審查、資金安排、上市安排、行政許可等方面,將受到一定限制。同時,企業環境信用將納入銀行企業征信系統,作為金融機構對企業實施支持貸款、限制貸款和不予貸款的主要依據。環境信用等級為“紅牌”企業,可能貸不到款。
湖南省自2012年6月在部分行業領域啟動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目前,已覆蓋所有排污單位。
生態補償探索前行
今年4月,寧鄉縣雙江口斷面檢測中,氨氮含量達到1.03毫克/升,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為此,寧鄉縣向下游望城區政府支付了2.3萬元生態補償金,這是《長沙市境內河流生態補償辦法》(下稱《辦法》)實施后的第一次跨縣市橫向生態補償。
誰污染,誰埋單。在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方面,我省已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
2009年,環保部與省政府簽訂的《共同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合作協議》,對我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2012年省委省政府發布的《綠色湖南建設綱要》,明確提出我省要建立多領域生態補償和共建共享機制,重點推進湘江上下游間實行轉移支付等改革實驗。目前,省財政廳、省環保廳正加緊制定《2013年湖南省湘江流域水質目標考核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推動湘江流域所在市縣建立生態補償制度。
另外,湖南省已初步建立起“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建設”等財政補助制度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記者從省財政、環保等部門了解到,我省還將探索建立系統的生態補償制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區域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