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環保形勢嚴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土壤受污染程度嚴重等現狀給環保設備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國家的重視、政策的發布為環保設備市場的發展創造了動力。
近幾年,隨著國家宏觀環保政策相繼發布,國家在環保市場上的投資規模也隨之進一步加大,環保裝備行業被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活力。經過幾年的發展,環保裝備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裝備的研發與推廣成為企業與企業之間新的“競技場”。
“環保是個大主題,環境污染問題的角度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打長期戰役。因此這個板塊可以持續關注。明年我們依然會有資金配置環保板塊。”上海一家私募投資負責人表示。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及進入“十三五”之后,環保設備制造行業受益的兩大利好因素主要來源為廢氣處理和水處理。
進入11月,北方大部分地區又是霾鎖重樓。對抗霧霾不能有半點松懈,目前大氣治理的政策仍在不斷加碼,據悉環保稅也將于今年年底出爐。此外,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11月30日至12月11日召開,在催化環保板塊的同時,也將提振碳交易市場的活躍。二級市場上,11月份以來節能環保板塊漲幅達10.72%,明顯跑贏大盤(5.88%),其中,大氣治理方面的神霧環保、菲達環保11月以來上漲幅度分別達到了24.18%、10.34%。而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也都在積極圍獵環保板塊龍頭股。
由于十二五針對水資源方面政策支持力度較弱,但在中國十三五計劃中,水資源管理是重點規劃之一,水質監測行業的政策力度有望遠超以往,預估十三五期間水質監測設備投資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水環境治理預計投入約2~3.3萬億人民幣,水資源商機爆發期即將展開。其中,海綿城市概念將會是我國“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的城建改造方向,其既有利于“綠色中國”的建設,也對GDP有十分正向的拉動,建議長期關注。
在此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環保設備制造企業需要加大對環保設備的科研投入,不斷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研制出適合中國污染治理特點的先進設備,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整個環境治理過程中不斷獲利,立于不敗之地,并得到持續發展。同時其他裝備制造企業本身有著豐富的經驗,國家應該確立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應引導更多裝備制造企業轉向環保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