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建議重點關注的主題:建筑工業化、綠色中國、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與一帶一路,關注中材國際、蘇交科、棕櫚園林、鴻路鋼構等。
事件:時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于12月20至21日在北京召開。
解讀:
1、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提高建筑標準和工程質量。解讀:隨著我國人工成本提升以及政府補貼到位,工業化建筑成本劣勢正逐漸消失,且工業化建筑已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但認知度不高仍阻礙其發展。目前,政府密集出臺政策大力推廣工業化建筑,并結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來落地,有望提高認知度、完善標準,帶來示范效應;關注鴻路鋼構、杭蕭鋼構、精工鋼構等。
2、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解讀:美麗中國首次納入下一個五年計劃,城市生態景觀建設將加速進行,園林回款慢、現金流差等痛點有望在PPP模式與政策的推動下出現改觀;關注棕櫚園林等。
3、要提升建設水平,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解讀:進入14年后地下綜合管廊政策密集出臺;近日,試點城市十堰市51.64公里地下管廊開工,標志著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已有實質性推動,項目的可復制性一旦經過考驗,市場將迅速發展,市場空間預計在1.6-3.2萬億之間,且2020年完成投資,則每年投資額約為3200-6400億元;關注蘇交科、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
4、建設海綿城市。解讀:海綿城市建設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短期若達到城建區20%以上面積的要求,預計投資約1.33-2萬億元;關注蘇交科等。
5、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解讀:棚戶區與危房改造成為了城市工作的的重點,十二五規劃中棚戶區改造房為3600萬套(戶),而在15年出臺的三年計劃(2015-2017年)中,改造各類棚戶區住房1800萬套,政府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無疑是加大政策力度,故十三五規劃中,改造數量預計超過3600萬套。
6、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解讀:中西部城市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起點,基礎建設相對薄弱,未來將成為我國基建投入的重點區域,同時戰略將由內而外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