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新技術開啟污水處理戰 環保經濟打出雙贏局
2018年07月14日
來源:長城網

原標題:曲周:新技術開啟污水處理戰 環保經濟打出雙贏局
曲周污水處理廠 邯鄲市環保局供圖
長城網邯鄲訊(記者 武萌 霍文龍)走進曲周縣污水處理廠,到處可見綠草如茵,繁花似錦,處理廠排水口甚至有外面的野生鯽魚回游。廠子西面的圍墻上,“加強污水處理,推進治污減排”的標語詮釋著該廠的建設理念。
“這一切源于曲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縣里先后投資420萬元對污水處理廠設備進行提升改造,特別是在全市率先采用污泥板塊壓濾機技術,不僅提高了脫水率,更節約了能耗,降低了成本。”曲周縣污水處理廠經理李素勇告訴記者。
曲周污水處理廠的脫水車間 邯鄲市環保局供圖
脫水技術全市領先
曲周縣污水處理廠坐落在該縣縣城北部,設計能力3萬噸,實際運營1.8萬噸。
走進曲周縣污水處理廠脫水車間,看到處理好的污泥通過傳送帶正在源源不斷地往一輛三馬車上傳送。記者隨手拿起一塊污泥,感覺泥塊挺硬,掰開來,泥塊沒有絲毫黏連。三馬車師傅告訴記者,這是采取新技術后的結果,以前拉的污泥,水分很大,根本拿不起來。
處理廠的監測數據佐證了三馬車師傅的話。該廠污泥監測顯示,原來的污泥含水率達到60%以上,現今僅為40%。
李素勇介紹,污泥處理是污水處理廠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達標運行的一個考核指標。目前,邯鄲市全市污水處理廠采用的均是履帶式污泥處理工藝,雖然能夠達標排放,但出泥量大,運行成本較高。此次曲周縣采用的污泥板塊壓濾技術,走在了全市前列。
在脫水車間,記者看到,該廠采用兩套板塊壓濾機,一臺正在壓濾,另一臺則對壓濾后的設備進行清洗。負責該廠設備運營工作的呂為解主任介紹,“往壓濾機中注入未處理的污泥就需三個小時,正式壓濾一個小時。注泥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出水了。壓濾好的污泥轉到隔壁車間,進行裝車,而壓濾處的污水經管道重新回流到處理前端。”
曲周污水處理廠的電子監控設備 邯鄲市環保局供圖
環保效益開始顯現
說起今昔污泥處理工藝的對比,呂為解有說不完的話。
“原來的履帶式工藝處理后的污泥,由于擠出水分少,裝車前還需用烘干機進行烘干。污泥中本來就有各種發酵的有機物及油等物質,一烘干,臭的不行不說,由于油揮發,還經常著火,危險性非常大。現在的板塊壓濾工藝,由于處理到位,烘干環節直接省掉了!”
“原來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大,一天運輸幾十趟,現在污泥產生量僅為原來的五分之一,一天四五趟就可以了。原來運輸人員一天到晚不停息,現在他們大多利用中午、晚飯前等空閑時間段來拉,因為養不起專門人員了。”
“原來含水量60%的一板泥用絮凝劑5公斤左右,現在含水量40%的一板泥也用絮凝劑5公斤左右,而兩者的體積比為5比1。絮凝劑用量大為減少。”
“原來污泥往垃圾填埋場運送,由于水分大,易產生滲濾液,他們都頂著不要,現在污泥成為垃圾填埋場的香餑餑。”
“兩本賬”算出“雙贏”局
一個污水處理廠一下子投入420萬元進行提升改造,這對于該污水處理廠乃至整個曲周來說,這筆買賣是賺了還是賠了?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進行了深入探訪。
李素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污泥處理費用方面,原來處理5噸污泥,需絮凝劑等費用260元,而現在,由于污泥體積僅為原來的五分之一,處理起來即使加上了原來不用加的生石灰,費用也僅為130元。運輸費用方面,以前一天幾十趟,現在一天四五趟,一趟50元,節省不少。再有,原來用烘干機進行污泥烘干,現在直接把這一項去掉了,僅此一項,一天就節省400度電。長期算來,還是賺了。”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過硬的污水處理基礎設施,也引來了八方客商紛紛落戶該縣。近日,北京首農集團有限公司有機食品產業園、富億達公司中印(印尼)新型材料紡織園、聚力環保公司環保產業園二期建設、綠源公司年產12萬輛兒童手推車、乾元公司曲周縣科創中心建設、光明街北延工程、曙光路西延工程,7個總投資27.7億元項目在該縣工業園區集中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