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資本3027.15萬元,員工近2000人,設有流量、能源裝備、環境及特種裝備、汽摩配件四個事業部,統轄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重慶耐德能源裝備集成有限公司、重慶耐德山花特種車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耐德中意減振器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耐德永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重慶耐德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耐德三井造船(重慶)環境裝備有限公司、云南耐德環境工業有限公司、貴州耐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三家子公司,分布于重慶市北部新區楊柳路、巴南區界石鎮石佛路、渝北區長空路、龍興鎮堡云路、永川區鳳凰湖工業園五個產品生產基地以及云南、貴州等地。產品包括流量儀表、專用洗車及零部件、LNG加氣系統、CNG加氣機、機電一體撬裝化氣體液化裝備、垃圾壓縮處理裝備、垃圾壓縮中轉站、垃圾儲運系統、餐廚垃圾處理裝備、移動醫院、污水設備、野營凈水裝備等、EPC總包以及PPP、BOT等合作模式。
耐德擁有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授牌的節能環保裝備及工程領域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重慶市科委和發改委授牌的重慶市級油氣儲運及固廢處理等多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后勤工程學院、總后油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結成產學研戰略聯盟,相繼承擔了國家863、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撐等項目十余項,省市級科技項目三十余項,被授予“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耐德通過國際合作、技術引進、自主創新,形成在天然氣與非常規天然氣的凈化、液化、調峰、加注及工程總包;油品和危化品測控儀表、自動化控制及儲運工程總包;固液廢棄物收運、中轉、資源化利用設備與工程;軍民兩用救災應急裝備系統集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并實現由產品制造向系統集成及工程總包的戰略轉型。
在管理創新方面,引入TPS管理理念,將流程優化與信息化融合,逐步形成耐德精益生產模式,提升了耐德的綜合競爭能力;通過ISO9001、ASME、GE供應鏈等認證,為國際化經營奠定了基礎。耐德開始向“中國的耐德,世界的耐德”邁進!
狠抓兩個文明建設,把耐德發展戰略、耐德文化、EPS(在不斷強化TPS管理基礎上通過創新形成的耐德自己的生產方式)作為耐德發展的三大法寶。實現了教育實踐活動與生產經營兩促進、雙提升。在公司管控模式以及優化法人法理結構方面進行一些探索,TPS的引入和推進初見效果,通過學習稻谷經營哲學和圣賢文化,創建耐德企業文化,把耐德打造成為幸福企業,為員工謀取物質和精神雙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