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備受矚目的2024年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年會上,憑借卓越的企業文化建設成果,濟南水務集團一舉斬獲多項榮譽,載譽而歸——
從全國400余家單位中脫穎而出,被授予“2024年度黨建+企業文化管理對標單位”榮譽稱號;《濟南水務集團匠心打造“e點e滴”智慧黨建——扎實推進黨建強企新格局》獲評黨建強企優秀案例一等獎;《智慧科技賦能,文化理念添翼 雙核驅動濟南百年水務新騰飛》(崔鵬煒)榮獲文化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書記領隊課題特等獎,并入選全國“以高質量企業文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優秀成果選編”……
亮眼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濟南城投集團的正確引領。濟南水務創新奮進,持續發力,將“潤無聲式”的企業文化建設融入智慧水務的信心決心。所謂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在給泉城市民奉獻無感中享受優質服務的征途上,濟南水務人始終砥礪前行。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對企業來說,用文化之力筑牢企業的根和魂,才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與活力。” 在濟南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崔鵬煒心里,這樣詮釋以智慧科技賦能、以文化理念添翼的水務發展戰略。
新建智慧化水廠大橋水廠
今年初,結合國家“十四五”發展戰略及2035年遠景目標,緊扣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部署,濟南水務集團把脈城市供水面臨的戰略發展機遇,創新提出“慧行化清流,潤物細無聲”的高質量發展理念,全面開啟城市供水發展新思路、新格局、新模式。
眾所周知,作為民生企業,濟南水務集團企業文化最根本的核心始終是“服務”。面對市委、市政府提出“強新優富美高”強省會戰略,水務人越來越切實認識到,要更好履職盡責,不僅僅依靠現代化、智能化的平臺,更要及時更新與之相適應的為民服務理念。
“慧行化清流,潤物細無聲”這一水務事業核心理念指引,正是倡導以“慧行”為理論先導,以“清流”為結果,以“細無聲”為最高境界,將新質生產力化作涓涓清流悄然流淌、悄然潤澤萬物,從而揭示平凡與卓越的辯證關系,極大激發出全體水務人服務社會發展、服務民計民生的創新活力。
水廠智慧化調度系統
一年來,濟南水務集團堅持 “黨建慧行”,以云平臺為基礎,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VR和AR等新技術,把黨員干部和各種智能機器聯系起來,構建全面感知、精確研判、全網協同、全面評價、迭代進化的黨建共同體,鍛造一支聽黨號令、信念堅定、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生產慧行”則通過智慧化生產,打造與數字化、信息化社會快速發展相適應、相匹配的新質生產力,為數字化、信息化城市建設增磚添瓦; “管理慧行”是通過智慧化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實現供水行業綠色、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生態文明助力增效; “服務慧行”更通過智慧化社會服務,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內在需求,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慧行”帶來“清流”戰績。據介紹,“作風清流”依托信息智能化的智慧黨建和智慧化干部雙培養平臺,讓干部職工更好地學思想、強黨性、轉作風、重實踐、建新功;“水質清流”依靠信息智能化,從根本上革新了傳統的人力密集型生產模式,全流程實現了信息智能化管理;“高效清流”實現生產調度自動化、故障預警前置化、客戶服務信息化; “人才清流”通過 “雙培養”機制使一大批“一專多能”的水務人才和優秀黨員脫穎而出,成為各崗位的骨干力量。
目前,濟南水務集團這一獨特的文化理念,在助力信息化城市建設、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效初顯,各項水務工作以精準的管理、便捷的服務和創新的科技應用,正在細無聲地服務助推泉城濟南的社會發展。
據介紹,智慧水務平臺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和分析,實現了對水務系統的全面監控和精準管理,有助于解決傳統水務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孤島、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通過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渠道,對水資源的全面感知和智能分析,迅速形成供水行業新質生產力,高質量推動水務行業的創新發展,培育全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智慧水務還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和個性化的服務,通過在線繳費、用水查詢、故障報修等功能,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智慧化水務服務,大大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
可以說,通過智慧化系統與全新的服務理念完美融合,濟南水務集團已成功打造出“1+1>2”高質量發展格局。
聚力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濟南水務集團將以此為新的起點,聚焦主業、服務優先、科技引領、多元拓展,深化企業黨建與文化建設的融合,準確把握企業文化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規律,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激活“水動力”,奮力書寫保障供水、服務民生的新篇章。